種下一棵棗樹就是一棵搖錢樹
  ——若羌縣實施紅棗產業系列報道之一
  編者按瀚漠植綠非常事,若羌紅棗成瑰奇。若羌縣從2001年開始大力發展紅棗產業,全縣各族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經過十餘年的努力,紅棗產業從零星種植到規模化生產,從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到科學管護,從原棗生產到精深加工,從無人知曉到成為中國最優紅棗基地,若羌縣因紅棗聲名遠揚,紅棗因若羌縣身價倍增。紅棗產業既富了百姓的口袋,也富了腦袋,從根本上夯實了若羌社會穩定之根基。4月28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品嘗若羌紅棗,稱贊若羌棗“味道好”,讓若羌各族幹部群眾備受鼓舞,也進一步堅定了發展紅棗產業的信心和決心。從今天起,本報將連續刊發若羌縣實施“紅棗產業”系列報道以饗讀者。
  亞心網訊(記者丹江水過磊)六月的若羌大地,處處散髮和瀰漫著棗花的清香。清晨時分是若羌縣吾塔木鄉庫爾貴村農民祝前進最忙碌的時刻,穿梭在棗林的他麻利地將棗樹上新發的枝芽嫻熟地摘掉,“抹芽是棗樹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,一點都不能馬虎,多出來的枝芽必須抹掉,這樣紅棗產量才有保證。”祝前進一邊給記者介紹一邊不停地勞作。
  2001年,祝前進在若羌縣提出大力發展紅棗產業時,他將自己的10畝棉花地里套種了紅棗,當時他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種植,而對於棗樹的管理並沒有用心。
  祝前進說:“當時家裡種了10畝棉花,每畝可收入800元,扣除成本,也剩不下幾個錢,我為了補貼家裡的日常開支,不得不外出打工。”
  真正讓祝前進重視紅棗種植是2004年,這一年紅棗已經掛果,祝前進的妻子將新鮮的棗子推到巴扎上去賣,沒想到平均每畝竟然賣了1000多元。這樣的結果讓祝前進喜出望外,於是,祝前進不再外出打工,開始用心管理棗樹。更讓祝前進沒有想到的是,棗樹越長越大,產量也逐年提高,到2006年以後產量成倍增長,收入達到了每畝地七八千元。2007年,祝前進又購買了6.4畝土地,全部種上了棗樹,當年,他購買土地後還有兩萬的存款。2008年,祝前進的棗樹進入了盛果期,這年他花16萬元建起了二層小樓,現在祝前進的棗樹每畝收入3萬元。有人以每畝10萬元的價錢,購買祝前進的棗樹地,他堅決不賣。
  祝前進的生活變化,只是若羌縣數萬農民種植紅棗的一個縮影。截至2013年底,該縣紅棗種植面積累計達22萬畝,2013年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381元,連續五年蟬聯西部十二省區市首位,紅棗樹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“搖錢樹”。“若羌紅棗”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,若羌縣先後被授予全國綠色小康縣、中國紅棗產業龍頭縣、全國果蔬無公害十強縣、中國紅棗之鄉等多項榮譽稱號。
  審時度勢,確立紅棗產業發展戰略
  若羌縣位於新疆東南部、塔里木盆地東部,是塔克拉瑪乾、庫木塔格、庫木庫里三大沙漠環繞之下的綠洲,與甘肅、青海、西藏三省區接壤,全縣行政面積20.23萬平方公里,是全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縣。若羌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,屬典型的暖溫帶荒漠乾旱氣候,是世界同緯度最乾旱地區之一,全縣共有耕地30.5萬畝,總人口6.2萬人。
  2000年以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一直以種植棉花和小麥為生,2000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074元,收入多年來在低水平徘徊。事實上,若羌縣紅棗的種植要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,在那個年代紅棗只種植在農家的房前屋後,種植量很小,也都是本地農民回內地帶回幾十棵或幾百棵。“到了2000年以前若羌全縣的紅棗只有14萬株”。縣政協經科委主任王新河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仍記憶猶新。
  2000年底,新一屆縣委班子成立後,在總結幾十年農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,經過調研,若羌縣領導班子得出這樣的結論,若羌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,屬典型的暖溫帶荒漠乾旱氣候,海拔846米,氣候乾熱,光照時間長,日溫差大,棗樹具有喜光、喜熱的特性,非常適宜紅棗的種植。通過反覆論證,在比較中鑒別,在鑒別中選擇,認為以紅棗為代表的林果業,是若羌農牧民大幅度增加收入的重要突破口,縣委、縣人民政府決定把發展紅棗產業、加快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。
  時任若羌縣委書記張亞平說:“獨特的光熱資源將是若羌縣發展紅棗產業的一筆財富。”
  經過深入調研與科學論證,2001年2月,若羌縣組織制定了《若羌縣紅棗產業發展綱要》,明確了紅棗產業發展目標、思路、種植模式和具體措施等,確定2008年達到8萬畝(800萬株)力爭突破10萬畝(1000萬株)的奮鬥目標,力爭通過5—10年把若羌縣建設成為全國最優紅棗基地,最終實現綠洲生態改善與農民增收雙贏的目標。
  推行困難重重,幹部保姆式服務
  回憶起當年推廣紅棗種植時,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軍感嘆道:“縣裡組織機關、單位幹部職工,動員一切社會力量,包村包戶去幫農民栽種棗樹,可是包戶幹部白天種上,到晚上農民乘著夜色把樹苗連根拔了。”
  “當時,幹部白天辦公,晚上學紅棗種植技術。學會了,再下地教農民種植。”鐵乾里克鄉庫爾乾村的範雲孝告訴記者,當初農民對縣委、政府強力推進的紅棗種植並不贊同,個別農民甚至對著乾,白天種上的紅棗苗,晚上就被農民拔掉了。之所以這樣,是因為農民之前種過梨樹、蘋果樹都不掙錢,被折騰怕了。
  “以前我們縣也推廣過蘋果、杏子、甜瓜的種植,可是都沒有見到效益,這次又讓種植紅棗,能賺錢嗎?這種質疑聲在群眾中開始蔓延。針對黨員幹部群眾存在的種種疑慮,時任縣委書記張亞平給農牧民群眾算起了細賬,一畝紅棗按照80株算,每株收5公斤乾棗,每公斤最低價格10元,80株就是4000元,而且紅棗投入少、產出大,除掉一切費用純收入就是3500元,是高產棉花的十幾倍,按當時市場1公斤紅棗17元的價格算,那麼就是二十幾倍,和種糧食相比,那就高得更多了。”現任鐵乾里克鄉副鄉長胡文軍說。
  為解決紅棗賣難的問題,2001年底,若羌縣成立了樓蘭紅棗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,註冊了“樓蘭”、“阿爾金”、“子母河”等一系列具有若羌地域文化特色品牌商標,當年就收購併銷售了10噸紅棗,若羌紅棗在當年舉行的“烏洽會”等區內外各類博覽會上備受青睞,求購價高達每公斤60元。
  漸漸地群眾心裡的疑慮消失了,鐵乾里克鄉考乾村村民賀加不拉·依明感慨地說:“過去對發展紅棗,自己心裡也沒有譜,沒想到紅棗有這麼好的市場,一下子有了種植紅棗的動力。”
  “當初,為大力推進規模化種植,我們把棗樹苗運到田間地頭,並幫他們栽種、澆水,這樣才能放心地離開。”縣政協經科委主任王新河對記者說道,“除了這些,政府還免費為農民發放剪刀,提供化肥,全縣每個幹部都捐出一、兩個月的工資扶持紅棗產業發展,給農民買棗樹苗、油渣、修剪工具,手把手教農民管護棗樹,對成活率高的種植戶,還有一定的獎勵。”
  從2001年至2003年短短三年間,若羌紅棗種植規模實現迅速增長,達到12萬畝,若羌農牧民也由最初的“要我種”,轉變為“我要種”。截至2013年底,若羌紅棗種植面積已達22萬畝,廣大農牧民發展紅棗產業的積極性不斷高漲,通過種植紅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不斷增強。
  ?  (原標題:種下一棵棗樹就是一棵搖錢樹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z29fzty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